云侵坏衲重隈肩,不下南峰不记年。
池里群鱼曾受戒,林间孤鹤欲参禅。
鸡头竹上开危径,鸭脚花中擿废泉。
无限吴都堪赏事,何如来此看师眠。

注释:

题支山南峰僧——题写在支山南峰的一座寺庙墙上的一首诗。

云侵坏衲重隈肩,不下南峰不记年——云雾侵扰,把破旧的袈裟都弄脏了,我不下到南山去,也忘记了自己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多少年了。重隈肩:指袈裟上被云雾侵染污损的地方。袈裟是僧人穿的长袍,“坏衲”即破旧的袈裟。

池里群鱼曾受戒,林间孤鹤欲参禅——池里的群鱼曾经受过戒,林间的独鹤想要参禅。

鸡头竹上开危径,鸭脚花中擿废泉——鸡头竹上开辟出一条险峻的小道,鸭脚花中挖出一口废弃的老井。

无限吴都堪赏事,何如来此看师眠——这里有许多可以欣赏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来看这位禅师打坐睡觉呢?吴都:指苏州。

赏析:

诗作以“题”字为题,将诗作的内容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支山南峰上的景色以及和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

首联“云侵坏衲重隈肩,不下南峰不记年”——云彩侵袭着破损的袈裟,重峦叠嶂的山峰仿佛压在肩上。我不下到南山去,已经忘记了自己在这里居住了多少年了。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坏衲”喻为“云”,将“南峰”比作“山”。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云侵”、“重隈”等词语加以渲染,使得整句诗句更加形象生动。

颔联“池里群鱼曾受戒,林间孤鹤欲参禅”——池塘里的群鱼曾经受过戒,林间的孤鹤想要参禅。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支山南峰的自然景观以及和尚的生活状态。群鱼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多样性,而孤鹤则寓意着高洁的品质与超凡脱俗的境界。

颈联“鸡头竹上开危径,鸭脚花中擿废泉”——鸡头竹上开凿了一条险峻的小道,鸭子脚下的花丛中发现了一口废弃的老井。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支山南峰的奇特之处。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鸡头竹”、“鸭脚花”与“危径”、“废泉”相对应,使得整句诗句更加富有层次感。

尾联“无限吴都堪赏事,何如来此看师眠”——这里有许多可以欣赏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来看这位禅师打坐休息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支山南峰的美景足以让世人陶醉,而禅师的打坐休息又显得如此自然和谐,因此更值得一看。

整首诗通过对支山南峰的自然景观以及和尚的生活状态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