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
到京未晨旦,一一见天子。
如何贤与俊,为贡贱如此。
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吾闻古圣人,射宫亲选士。
不肖尽屏迹,贤能皆得位。
所以谓得人,所以称多士。
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
【注释】:
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
到京未晨旦,一一见天子。
如何贤与俊,为贡贱如此。
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吾闻古圣人,射宫亲选士。
不肖尽屏迹,贤能皆得位。
所以谓得人,所以称多士。
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
【赏析】:
《正乐府十篇卒妻怨》是一首七言诗。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组,形式整齐,语言简练而有力。
首句“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描述了南方的珍珠和北方的丝织品被送往京城的情景。这里的“珠玑”和“罗绮”都是珍贵的物品,代表了南方和西蜀的富裕和繁荣。然而,这些物品却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用来满足皇帝的奢侈欲望。
次句“到京未晨旦,一一见天子”,进一步描绘了官员们为了讨好皇帝而不惜牺牲自己名誉的场景。他们早早地来到皇宫,希望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和赏识。然而,他们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因为他们知道皇帝只会看重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第三句“如何贤与俊,为贡贱如此”,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愤怒。他质问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为什么他们会因为地位低下而感到羞耻呢?这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态度。
第四句“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他担心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这种无奈和失落感让诗人深感痛苦和挣扎。
第五句“吾闻古圣人,射宫亲选士”,则是诗人对古代圣明君主的赞美。他们能够亲自选拔人才,而不是依赖权贵的推荐。这种公正和公平的做法让诗人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第六句“不肖尽屏迹,贤能皆得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的重视。他认为只有贤能之才才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权力,而那些不肖之徒则应该被排斥在外。
第七句“所以谓得人,所以称多士”,则是诗人对贤能之士的赞誉。他认为自己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得到了圣主的赏识和重用。这种成就感让他倍感欣慰和自豪。
第八句“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则以感慨的语气结束了全诗。他感叹自己身处乱世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同时,他也认为时代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顺其自然地接受现实。
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场腐败、贤才受压等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对于理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