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崄,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正乐府·陇西行》。

首句“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描述了陇山高耸入云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鹦鹉在山顶筑巢的情景。

第二句“穷危又极崄,其山犹不全”,表达了陇山地势险峻的特点,同时暗指陇山虽然美丽但并不完整。

第三句“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形容陇山脚下的百姓们生活艰辛,如同攀爬上天的艰难。

第四句“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描绘了人们在空中观察鸟儿筑巢的情况,而不幸坠落的人则纷纷争夺坠落物。

第五句“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进一步描述了人们的生存困境,百鸟之中只有一只得到保护,而十个人中有九个都会死亡。

第六句“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指出驻守陇川的士兵并不熟悉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技能。

第七句“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描述了士兵奉命提着捕鸟笼子前往金台的场景。

第八句“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表达了鸟类对于自己羽毛的珍视以及它们无法表达自己情感的无奈。

第九句“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批评了人们为了追求玩赏而轻视生命的行径。

第十句“吾闻古圣王,珍兽皆舍旃”,引用了古代圣明君主放弃狩猎珍兽的行为,以表示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第十一句“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表达了陇山百姓每年因为狩猎而遭受的痛苦。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陇山地区人民的生活困境以及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珍爱生命、反对暴力行为的强烈呼声。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