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不尽,势转雄。恐天低而地窄,更有何处最可怜,袅袅枯藤万丈悬。
万丈悬,拂秋水,映秋天。或如丝,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锋芒利如欧冶剑。
劲直浑是并州铁,时复枯燥何䙰褷。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中有枯松错落一万丈。
倒挂绝壁蹙枯枝,千魑魅兮万魍魉,欲出不可何闪尸。
又如翰海日暮愁阴浓,忽然跃出千黑龙。夭矫偃蹇,入乎苍穹。
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狂僧有绝艺,非数仞高墙不足以逞其笔势。
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别来筋骨多情趣,霏霏微微点长露。
三秋月照丹凤楼,二月花开上林树。终恐绊骐骥之足,不得展千里之步。
狂僧狂僧,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
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兴不尽,势转雄。
    注释:兴致未尽,笔势却显得更加雄壮。
    赏析:这句诗通过“兴不尽”和“势转雄”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草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草书艺术的独特魅力。

  • 恐天低而地窄,更有何处最可怜,袅袅枯藤万丈悬。
    注释:恐怕天地之宽不足以容下我,又有何处能容纳我如此凄凉的境地呢?万丈高的藤蔓仿佛悬挂在空中。
    赏析: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草书艺术的痴迷。

  • 万丈悬,拂秋水,映秋天。
    注释:如同万丈高的藤蔓,轻轻摇曳在秋水中,映照出秋天的景色。
    赏析: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草书的艺术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或如丝,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锋芒利如欧冶剑。
    注释:有的像细丝,有的像头发,风吹过来似乎要断开却又不断,锋芒锐利如同欧冶子铸剑。
    赏析:这里通过对草书线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草书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生命力。

  • 劲直浑是并州铁,时复枯燥何䙰褷。
    注释:笔力强劲直挺,犹如并州铁,时而干燥,时而湿润。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草书线条变化多端、富有节奏感的特点。

  • 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中有枯松错落一万丈。
    注释:忽然间,阴山突兀而出,横亘在翠微之间,其中错落有致地生长着一万颗枯松树。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倒挂绝壁蹙枯枝,千魑魅兮万魍魉,欲出不可何闪尸。
    注释:倒挂着的悬崖峭壁上,压着千万只狰狞的魑魅魍魉,它们想挣脱出来却无能为力。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草书线条的强烈动感和生命力,同时也揭示了草书艺术在人们心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 又如翰海日暮愁阴浓,忽然跃出千黑龙。夭矫偃蹇,入乎苍穹。
    注释:又好似茫茫的书法海洋在黄昏时分弥漫着浓浓的忧愁,突然间跃出一条条黑色的巨龙。它们矫健而又曲折,进入那辽阔的天空。
    赏析:这句诗将草书艺术比作大海中的黑龙,形象地展示了草书线条的动态美和生命力。

  • 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狂僧有绝艺,非数仞高墙不足以逞其笔势。
    注释:狂风大作,沙石飞扬,整个边塞都沉浸在一片荒凉之中,万里之外刮起阵阵西北风。这位狂热的和尚拥有无与伦比的技艺,没有几仞高的墙是无法展示他笔法气势的。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书法家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展现了草书艺术在艰难环境中仍能绽放光彩的精神风貌。

  • 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别来筋骨多情趣,霏霏微微点长露。
    注释:有时会遇到精美的花笺或是绢纸作为书写对象,我便会聚精会神地握笔定格,守着那份永恒的境界。离别后筋骨中蕴含着更多的情感和韵味,每一笔都像是沾着点点露珠。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细节的关注和用心,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三秋月照丹凤楼,二月花开上林树。终恐绊骐骥之足,不得展千里之步。
    注释:三秋的月光照耀着丹凤楼,二月份的花儿盛开在上林树上。我担心自己的双脚会被绊住,无法施展千里马般的才华。
    赏析:这句诗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感受和心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才华的担忧和期待。

  • 狂僧狂僧,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
    注释:这位疯狂的和尚啊!你虽然有非凡的技艺,但仍需借助好机会。不能因为礼部的张公而把你带来这里。如何才能成名扬名呢?一夜之间就能轰动天下吗?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家命运的担忧和期望,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机遇,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