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之总无益,又不能崎岖傍朝市。且当事耕稼,岂得便徒尔。
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闲常把琴弄,闷即携樽起。
莺啼二月三月时,花发千山万山里。此时幽旷无人知,火急将书凭驿使,为报杜拾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好友杜拾遗的。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逐句进行释义:
寄杜拾遗 - 这首诗是给杜拾遗(可能指杜审言)写,表达了作者想要隐居的愿望。”拾遗”在这里可能是对朋友的一种尊称,表示对杜甫的尊敬和友情。
如今看之总无益 - 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认为隐居生活对他并无益处。这里的”无益”指的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又不能崎岖傍朝市 - 杜甫希望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追求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这里”崎岖”形容生活的艰难,”傍朝市”则是指接近繁华之地。
且当事耕稼 - 虽然隐居生活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承担耕种的责任。杜甫希望通过种田来获得生活所需的食物,同时也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岂得便徒尔 - 杜甫强调自己不能只是无所事事地生活,而是要有实际的行动和目标。这里的”徒尔”意味着白白浪费时间,没有意义。
南阳葛亮为友朋 - 杜甫引用南阳诸葛亮(诸葛亮)作为榜样,表示他希望像诸葛亮一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诸葛亮以忠诚和智慧著称,杜甫希望能找到这样的朋友。
东山谢安作邻里 - 杜甫提到东山的谢安(谢灵运),作为邻居和朋友。谢安以其清高的生活态度和才华横溢的诗歌而闻名,杜甫希望通过与谢安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闲常把琴弄 - 杜甫在闲暇之余弹琴,这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通过音乐,杜甫能够暂时忘却世俗的纷扰。
闷即携樽起 - 当杜甫感到郁闷时,他会拿起酒杯来解忧。这反映了他对于饮酒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的自我调节能力。
莺啼二月三月时 -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黄莺在这两个季节里鸣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复苏。
花发千山万山里 - 春天的花在无数山峰之间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这里的”花发”不仅仅是指花朵盛开,也暗示着杜甫心中的诗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时幽旷无人知 - 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没有人知晓这份宁静和美好,这是杜甫所向往的一种隐逸生活的状态。
火急将书凭驿使 - 杜甫迫切地想要将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告诉杜甫,因此决定用书信的形式传递。”火急”强调了紧迫的心情,表明他非常希望能尽快与朋友分享这份宁静的美好。
为报杜拾遗 - 这是整首诗的结语,杜甫希望杜拾遗能理解他的心意,并回应他的邀请。这里的”为报”意味着为了传达和交流。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杜甫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知己难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