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
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
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
- 关键词解释:
- 边角:边疆的角落或边界地区。
- 陇上:指的是山脚下,靠近边境的地方。
- 注释与赏析:
- 这里描绘了一幅边疆景象,角指边缘部分,可能是指城墙、山峰等突出部分。
- “霜天”暗示了天气寒冷。
- “陇上儿”可能指守卫的士兵或边疆的孩童。
- 表达了一种孤寂和坚韧的氛围,士兵们在寒冷的霜天里守护着边角,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气。
2. 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
- 关键词解释:
- 望乡:远望着家乡。
- 并立:同时存在,相互支持。
- 向月一时吹:面向月亮时一同吹响。
- 注释与赏析:
- 这句诗表现了士兵们面对艰苦环境仍然坚守岗位的决心。
- “望乡相并立”描绘了士兵们虽然身处边疆但心系家乡的深情。
- “向月一时吹”形象地表达了士兵们团结一致的精神,即使孤独也不失士气。
3.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
- 关键词解释:
- 战马:作战用的马。
- 手尽垂:手下垂,形容疲惫不堪。
- 注释与赏析:
- 这句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情景,士兵们因长时间的战斗导致身体力竭。
- “战马头皆举”可能意味着马匹因劳累过度而无法正常站立。
- “征人手尽垂”强调了士兵们的辛劳和牺牲,展示了他们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所做出的努力。
4. 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
- 关键词解释:
- 呜呜:此处形容声音低沉而响亮。
- 三奏罢:连续演奏三次后停止。
- 旌旗:古代用以指挥军队的标志,此处可能指飘扬在城上的旗帜。
- 注释与赏析:
- 这句诗描绘了结束战斗的场景,士兵们结束了长时间的战斗,此时可以休息。
- “城上展旌旗”反映了战争结束后的喜悦和胜利的气氛,士兵们通过挥舞旗帜来庆祝和平的到来。
- 整首诗以士兵在边疆坚守和战斗为背景,表达了对士兵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他们为国家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