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放鸡犬,嬉戏任儿童。
闲坐槐阴下,开襟向晚风。
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
人物何相称,居然田舍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闲坐”是第一句,点明诗的题材是“闲居生活”。诗人在闲暇时坐在庭院里,悠闲自得地放养鸡犬。“婆娑”二字,形容放鸡犬时的情态;“放”,指把鸡犬放出门外去。“嬉戏任儿童”,说明自己不拘小节,随遇而安;与儿童嬉游,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第二句承上启下,写诗人放鸡犬的情景。“闲坐”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生活画面。

第三、四句,写诗人在庭院中欣赏晚风,享受着闲适之乐。“闲坐槐阴下,开襟向晚风”的意思是:我闲坐于庭前的槐阴下,敞开衣襟,迎向夕阳的晚风。“槐阴下”“晚风”两个词组,既写出了环境的特点,又写出了诗人的心情。“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意思是:沤麻的水塘中,枣儿在烈日之下晒干。这两句进一步写闲居生活的安逸。“沤麻”,沤制麻布。“沤麻池水里”,说明作者有从事农业劳动的能力;“晒枣”,是指晒干红枣。“日阳中”,表明作者有种植果树的能力。“人物何相称,居然田舍翁”,“居然”一词,用得很巧妙。它既表明了作者对这种平淡、自然、恬淡的生活的喜爱,又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最后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居然”两字,表明自己与世俗不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生活。“田舍翁”,指农家老翁。

【答案】

译文:

闲坐庭前,放养鸡犬,任由孩童嬉戏。闲坐院中的槐树之下,让晚风吹拂着我的衣襟。在水池沤麻,在阳光下晒枣,这样的闲适日子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赏析:

《闲居赋并序》是陶渊明的一篇散文。此文主要记叙陶渊明在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情景。文章以描写为主,文字平实流畅,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却能让人读来真切感人。

文章先写闲居之乐,次写闲居之事,再写闲居之情。从整体上看,全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章开头直接交待了隐居的原因,即为了躲避官场的纷争。接下来,便开始具体写景状物,营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文章中间部分,写闲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如“闲坐”、 “放鸡犬”、“闲坐槐阴下”以及“沤麻”、“晒枣”等。这些活动都是陶渊明闲居生活的表现。文章最后一段写自己的志趣,表达了陶渊明对于官场的厌恶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