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攀霄汉上天衢,晚落风波委世途。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荣枯。
伤禽侧翅惊弓箭,老妇低颜事舅姑。
碧落三仙曾识面,年深记得姓名无。

”`

早攀霄汉上天衢,晚落风波委世途。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荣枯。

伤禽侧翅惊弓箭,老妇低颜事舅姑。

碧落三仙曾识面,年深记得姓名无。


注释:

  1. “早攀霄汉”和“晚落风波”:描述了诗人初到江州时的心境,即早期希望能够达到高位,而晚期则面临生活中的波折和挑战。
  2. “雨露施恩”和“无厚薄”:比喻政治或领导对下属的公平无私的待遇。
  3. “蓬蒿随分有荣枯”:形容无论人还是物,都应顺其自然,接受生活的起伏变化。
  4. “伤禽侧翅”和“老妇低颜”:描绘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5. “碧落三仙”和“年深记得姓名无?”:指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可能暗指曾经相识但因时间久远而忘记了他们的姓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早”与“晚”,以及“雨露施恩”与“蓬蒿随分”,生动地表达了白居易在江州生活初期与后期的不同感受和体验。他早年雄心勃勃,渴望飞黄腾达,但最终却遭遇了人生的低谷和波折,这从“晚落风波委世途”可以看出。同时,诗中的“雨露施恩”和“蓬蒿随分有荣枯”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转变,从一个追求高远理想的人,逐渐转向接受现实、顺应自然的态度。

诗中还通过对“伤禽侧翅”、“老妇低颜”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无助感。他们的生活似乎被命运左右,无法抗拒,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描写既体现了白居易对于人性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

诗中结尾处提到“碧落三仙曾识面,年深记得姓名无”,这里的“碧落三仙”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而“年深记得姓名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经历的遗忘和遗忘带来的轻松感。这种表达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解脱,反映出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高低起伏后,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过去,展望未来。

《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心路历程的诗歌,也是唐代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研究白居易及其时代社会的重要文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