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注释: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译文:

年老之后,胸怀常常感到空虚寂寞,生病后须发也变得苍老。

心灰意懒不如炉火温暖,白发如霜比屋檐下的冰霜还要多。

三峡以南的南宾城距离这里最远,一年的冬至夜晚比其他时间都要长。

今晚才觉得室内很冷清,就要求借孟光的衣裳来御寒。

赏析:

《冬至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张祜(782-849),字承吉,一作僧皋,河中蒲人 (今山西永济县)人,唐朝宰相。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以宫词名世,与刘言史、宋之问齐名,并称“唐三家体”。他的诗题材广泛,尤工七绝,多写景抒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至这一天所感受到的寒冷和孤独。首联“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的心境。颔联“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冬至之夜因孤独而感到的凄凉。颈联“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则通过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他对冬至之夜漫长难耐的感受。尾联“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则将这种寒冷感受推向高潮,诗人在冬至之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甚至想要借别人的衣物来取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