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
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
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
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沉醉两三场。
【注释】
①曾:还。嗟(jiē):叹息。巴峡:指四川的三峡。使君:古代对县令的一种尊称。
②时命:时运,命运。须:需要。作用:发挥作用。
③银衔:银饰的马嚼子。叱拨:即琵琶。金屑:用黄金做成的小颗粒。桃李:指春天的桃花和李花,这里泛指美好的时光。
④城东:指洛阳城东。
⑤更待:等到来。城东:洛阳城东有桃园。桃李:指美好的年华。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杨使君的。诗人与杨使君同是被贬到巴蜀的,所以开头说“曾嗟放逐同巴峡”。“曾”是过去的意思,“嗟”是感叹的意思。“且喜归还会洛阳”,意思是说,很高兴能够回到洛阳。
中间两联都是劝勉杨使君的话。“时命到来须作用”,“时命”,指时运;“到来”,指时机来临。“须”在这里是必须的意思。“作用”,指发挥作用。意思是说,当时机到来时必须要发挥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意思是说,功名尚未建立,就不要去想了。
后两联写送别的场景。“银衔叱拨欺风雪”,意思是说,马鞍上的银衔装饰着马具,在风雪中显得更加威武。这两句写杨使君骑的是一匹骏马,马具精美,威武不凡。“金屑琵琶费酒浆”,意思是说,那把琵琶上镶嵌的金屑在酒里浸泡,显得更加光彩夺目。这两句写杨使君的琵琶,制作精良,价值不菲。这两句诗写得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更待城东桃李发”,“更待”是等待的意思。“城东”指洛阳城南的龙门山,山上有桃园、李园,是洛阳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桃李”指美丽的桃花和李花,这里泛指美好的时光。意思是说,要等待洛阳城南的龙门山桃花、李花开放的时候再回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杨使君的深情厚谊,也表现了他对洛阳城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共君沉醉两三场”,“共君”是一起的意思;“沉醉”是尽情地饮酒作乐的意思;“两三场”是多次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要和你在美酒中度过许多快乐的时光,直到喝得醉意朦胧,才肯罢休。这两句诗写得豪放洒脱,充满了乐观精神,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