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
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
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注释】:
(1)杭城:杭州。
(2)转苏台:调任到南京的行台御史大夫。“转”字有“调换”、“调治”之意。
(3)前时:指以前。
(4)厌见簿书:厌倦于处理文书。
(5)先眼合:眼睛早先就闭上了。形容对世事不再关心。
(6)杯(bēi):酒杯。
(7)三领郡:三次出任郡守。
【赏析】: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冬,诗人因遭排挤而离开长安,由浙东观察使贾直言推荐,被召为常州郡司马,即知常州事。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常州时写给朋友贾直言的一首赠答诗。
首联写离京赴任的情景。“杭城隔岁转苏台”,说杭城与苏州隔着一年的距离转到了苏台,说明诗人被贬谪到常州;“还拥前时五马回”,用“五马”典故,说自己回到京城时,还是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归来的。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被贬后心情抑郁,又表现出他仍然怀有一定的自信。颔联写诗人到任后的感慨。“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意思是说:厌倦于处理繁杂的公文,所以眼皮早合;高兴地喝上几杯酒,眉头才稍稍舒展些。颈联抒发自己功业不成,不能建功立业,只能空度年华的无奈。“年空去”,是说时光白白过去,虚度了岁月;“欲立功名命不来”,是说自己渴望建立功勋,但天命不允许;“命不来”,是命运不济的意思。尾联表明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意思是说:这次分别之后,我将在常州做官三年,愿意接受别人的说法,承认自己是个不高明的人。“承明”,汉宫名,这里借指京城长安。“甘从人道是粗才”,意思是说甘愿被人认为是个没有才能的人。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充分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己才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