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
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
苏州舫故龙头闇,王尹桥倾雁齿斜。
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注释】
问:探求、询问。
江南物:指江南的特产,这里指的是太湖洞庭山的白莲。
摩挲:用手轻轻触摸。青石笋:一种石笋,青色。
龙头闇:指苏州城外的狮子峰上的狮子山,旧名狮峰山。
王尹桥:即王鏊墓前的石人桥,位于苏州市阊门内。
雁齿斜:指王鏊墓前的石雕人字马,形状像飞雁。
裴家:指裴休墓,位于苏州市阊门外西冷寺附近。
【译文】
我问你江南有什么特产,你却说还没有来得及问你的生涯,却先问我江南有什么特产。
伸手摸了一下青石笋,回头看了看白莲花。
苏州城外狮子峰上的狮子山,原来叫做狮峰山。
王鏊墓前的石人桥,倾斜着像一群雁。
还有别的事情让人夜深惆怅,月亮明亮时双鹤停在裴家墓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游赏了江南的胜地洞庭山之后,又到太湖游览了一次,然后才回京任职。在回京的路上,诗人想起游历江南时的所见所闻,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首诗。
首句“问江南物”直截了当地发问:“你告诉我江南有什么特产吧?”这一句问得很有情味,既表现出诗人对江南特产的好奇,也显示出诗人与江南之间深厚的感情。诗人在江南期间,曾遍游太湖洞庭山,并观赏到了那里的白莲。他非常喜爱这种白莲,但还未来得及询问它的名称,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还有什么特产。可见他对白莲的喜爱之情是多么深厚。
第二句“归来未及问生涯”,说明诗人回到京城后还沉浸在游赏江南的快乐之中,未能及时想到自己今后的仕途和生活。“先问江南物”,紧承上文而来,表现了诗人急于了解江南特产的心情。
第三四句是诗人游山时的情景描写:“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诗人沿着山路向前行走,随手摸了摸那青青欲滴的石头,又回过头来看了看那些洁白如雪的莲花。这两个动作,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在游山中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明诗人在游玩中忘却了一切烦忧,只有自然美景陪伴着他,使他心旷神怡。
第五六句是写游罢山后的情景:“苏州舫故龙头闇,王尹桥倾雁齿斜。”苏州城郊外狮子峰上有一座狮峰山,山上有座狮子山,山下有个湖,叫洞庭湖。相传唐代有一位名叫张祜的隐士隐居于此,他在洞庭湖边驾船漫游,船尾长有龙头,船上有一尊佛像,所以人们称这条船为“龙舟”。这里的“龙舟”指的就是那条著名的“吴中四绝”之一——苏州的游船。诗人在游完洞庭山之后,就乘坐着那条美丽的“龙舟”回到了家乡,而王鏊墓前的那座石人桥则是一座著名的历史古迹。这座石人桥由两块巨石组成,形似人立,因此得名“人字石桥”。诗人在游完后就返回了家中,而王鏊墓前的那座石人桥却在夜晚被风吹得倾倒下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夜深时分的感受:“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诗人在月光下想起了许多往事,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于是便来到了裴休墓前寻找慰藉。裴休是唐朝的一位名臣,他曾担任过宰相职务。诗人在裴休墓前徘徊了很久,直到深夜才回家。
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江南山水的喜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