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释】
靖安宅里: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当窗柳:指柳树枝条垂挂在窗户上。望驿台:驿站的亭子。扑地花:指春花,如杏花、桃花等,花瓣纷纷落地。居人思客客思家:指作者和元九分别,思念对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共十二首,这是第十一首。此诗写春天,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靖安宅里”点明地点。“当窗柳”写景,突出“窗”字,以柳树为陪衬物,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望驿台”点明时间,地点。“扑地花”写景,突出“花”字,以花落为衬托物,写出了春天的景色。这两句诗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两处春光同日尽”写景抒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主题。“同日”与“不同”,形成鲜明对比;“尽”与“长”,“短”形成鲜明对比。“同日尽”即“同一时刻结束”;“不同”指“不同时刻结束”。这两句诗表达了春天到来时,作者和元九分别的情景。
“居人思客客思家”点题。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天比作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王建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风格朴实,善于观察生活,描绘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首诗就是他的作品之一,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