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
杯中此物何人别,柔旨之中有典刑。

【注释】

府酒:官酿的酒。五绝:《诗经》中的《小雅·节南山》是一首五言诗,后人称为《节南山》,简称为《节南山》。《节南山》中“节彼南山”的“节”字,本义是约束的意思,后引申为节制、约束之意。这里借指节制或约束。辨味:分辨味道,辨别味道。甘露:甜美的露水,也泛指甘美的液体。太:太过、过于。甜:过甜,过分地甜。非正味:不是正当的味道。醴泉:甜泉水。虽洁不芳馨:虽然清洁但没有香味。杯中此物何人别:这杯酒是谁酿造出来的?别:特指、特别。柔旨:柔和而纯正的口感。典刑:法度、规矩。柔旨之中有典刑:在柔和纯正的味道里包含了法度的规矩。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没有留下姓名。诗题下有小注:“王仲舒云:‘府酒之别’”。可见这是王仲舒的诗。王仲舒,生平不详。从题目看,诗当写于北宋神宗时。诗中说,甘露酒太甜,不像正统的滋味;醴泉酒虽清纯无色,却缺少芳香。诗人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对两种酒品的不同评价,并由此联想到治国理政的道理。

开头两句写官酿的甘露酒与民间自酿的醴泉酒的区别。甘露酒,是指宫廷所酿的上等酒。《礼记·内传》:“天子饮酣,甘泉酌以玉爵。”这里的甘露,即指甘泉的美酒。甘露酒太甜了,它不符合正宗的滋味。醴泉酒虽然清纯无色,但缺少芳香。

中间两句是对甘露酒与醴泉酒的进一步比较和分析。甘露酒之所以不如醴泉酒,是因为甘露酒的滋味太过于甜美,所以它不能代表正统的滋味。醴泉酒之所以缺乏芳香,是因为它的清香不足以令人陶醉,所以它不能算作真正的美酒。

结尾两联,是诗人对于甘露酒与醴泉酒的评价及寓意。诗人认为,甘露酒和醴泉酒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不能简单地将它们进行高下之分,更不能用某种口味去衡量其他口味。诗人认为,只有把握住这种中庸之道,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这首诗通过对两种不同品质的酒品及其味道特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和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