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
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
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
酒容同座劝,诗借属城传。
自笑沧江畔,遥思绛帐前。
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忘筌亭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
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
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
酒容同座劝,诗借属城传。
自笑沧江畔,遥思绛帐前。
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与李大夫的诗作交流中的回应,通过“忘筌亭”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审美体验的独特见解。诗中描绘了忘筌亭的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场景和感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这两句诗描绘了忘筌亭周围的自然景观,翠绿的山峦和宽敞的官门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文人墨客在此地交流思想的氛围。这种描述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在为接下来的主题铺垫背景。
“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这里,诗人通过对“新户牖”的形象描写,传达了一种新旧交替、传承创新的理念。尽管建筑有所更新,但其承载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得以保留,这正是诗人所倡导的创作态度——既要推陈出新,又要保持文化的连续性。
在第三句“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中,诗人通过“虚室闲生白”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清澈。而“高情澹入玄”则进一步强调了其艺术追求的高远与深沉。这不仅是对忘筌亭景色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状态的反映。
第四句“酒容同座劝,诗借属城传。”中,诗人提到了饮酒与诗歌,这是文人雅集时常见的活动。通过“同座劝”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诗借属城传”则表明了作品的广泛传播与影响。这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五句“自笑沧江畔,遥思绛帐前。”中的“自笑”和“遥思”都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与理想差距时的感慨与自省。这种自我反思的态度,既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道路的思考。
最后一句“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诗人都应秉持着忘筌亭的精神,不断地创作和探索。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文化传承和个人修养的看法。通过对忘筌亭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新的文化自信和美学追求,展现了他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