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诗句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译文
荷花散发着阵阵清香,早晨的露珠将要坠入水中,柳叶随着风生动飘荡。
注释
- 荷香清露:荷花散发出的香气和清晨的露水。
- 清露坠落:形容露水在荷叶上滚动的样子。
- 柳动好风:形容微风吹过柳树,带动柳枝摇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描绘苏州夏日的自然景象和听到蝉鸣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诗中的“荷香”与“清露”相呼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同时也象征着纯洁与清新。而“柳动好风生”则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使人感受到夏日的美好。
当作者突然听到蝉鸣时,他的情绪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因为声音的干扰,更深层次的是内心的触动。蝉的叫声勾起了他对远方洛阳的思念,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异乡人的内心孤独。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竹林宅”和“池上月”两个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这里的“竹林”可能指的是故乡的竹林景致,而“池上月”则可能是家乡池塘上的月亮,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乡愁气息。
《六月三日夜闻蝉》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夏日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苏州的美景中,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