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
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景物特点及作用。“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句,写诗人夜深人静时独自起床解衣就寝的情景。这一句是全篇之眼,它概括了诗的前六句。前六句写的全是诗人在北亭独宿时所见所想,而“悄然壁下床”、“纱笼耿残烛”两句,是点睛之笔。“悄然”二字,写出了夜的寂静,也表现了诗人深夜起身时的情态;“壁下床”三字,既表明了环境清幽宁静,又表现了诗人孤寂无伴的情怀;“纱笼耿残烛”一句,不仅写出环境的幽静、凄清,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更烘托出诗人夜不能寐的惆怅心情。这一句是全诗之纲,也是全篇之眼。
【答案】
译文:
静静的夜晚,墙壁之下,我独自起床脱衣睡觉,只听见纱窗下,残烛的余光还在晃动。
赏析:
首句“悄悄壁下床”,交代了时间(深夜)、地点(北亭)、人物(独宿),为下文作铺垫。第二句“纱笼耿残烛”点明环境,渲染气氛,暗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夜半独眠觉”,直接点出时间(夜半),表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第四句“疑在僧房宿”,以问句形式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与前四句遥相呼应,使结构紧凑完整。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深夜独宿北亭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的孤寂感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