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
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
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
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
有如蚕造茧,又似花生子。
子结花暗凋,茧成蚕老死。
悲哉可奈何,举世皆如此。
诗句释义:
第1诗句:”鬓发已斑白”
- 描述诗人的头发开始呈现出岁月的痕迹,变白了。
第2诗句:”衣绶方朱紫”
- 这里指的是穿着正式的官服,通常指官员。红色和紫色都是中国的传统颜色,象征着尊贵或权力。
第3诗句:”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
- 描述了不同生活境遇的人在年龄上的差异。穷的时候年轻有活力,富有时接近老年,可能感到不再被需要或失去地位感。
第4诗句:”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
- 描述了富贵人家常常与车马尘土、豪宅绿烟等奢华景象联系在一起。
第5诗句:”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
- 意味着人们来到某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宴会或社交场合),然后离开,这是常见的社会现象。
第6诗句:”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
- 这里提到“第宅”,即官邸或豪宅,而“庐”是简陋的住所。诗人在这里表达出虽然身居高位,但并非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所,只是暂时的停留之地。
第7诗句:”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
- “委蜕”意为放弃自己的职位或身份。此处说明诗人已经放弃了官职,回归平民生活。
第8诗句:”有如蚕造茧,又似花生子”
- 比喻自己如同蚕化茧为蛹,或者花生种子孵化成新的植株,形象地表示生命的循环或重生。
第9诗句:”子结花暗凋,茧成蚕老死”
- 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释,强调无论人生经历怎样的变迁,最终都会走向死亡。
译文:
有感三首
鬓边白发映霜雪,官服红紫显华贵。
身处贫贱正壮年,富贵荣华近暮年。
车马红尘中往来,豪宅门前烟尘起。
官途如梦终需散,万物皆有其常理。
官舍非我安身所,临时寄寓作客栖。
子孙非我所养,生命终结任其归。
如蚕吐茧成新丝,花生果实自繁衍。
人生如花终谢落,生命轮回终将尽。
悲叹世事皆如此,世间万物皆循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从青年到中年再到晚年,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诗人用“蚕织茧”、“花生子”等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循环往复,以及“子结花暗凋”和“茧成蚕老死”来强调生命的短暂和必然的结束。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