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鞭欲渡罗敷水,处分鸣驺且缓驱。
秦氏双蛾久冥漠,苏台五马尚踟蹰。
村童店女仰头笑,今日使君真是愚。
【注释】
过敷水:经过敷水,即通过敷水。敷水在今陕西商县西南,秦岭支脉终南山南麓,是一条重要的河流。
垂鞭:长鞭。
罗敷水:指敷水。
鸣驺:指马的叫声。
秦氏双蛾:指秦始皇的两个女儿(一说两个美女)。
苏台:春秋时的楚国都城,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南。
踟蹰:迟疑不进。
村童店女:指路人和旅店中的女孩子。仰头笑:指他们看见使君(官名)骑马经过而感到惊讶和高兴而发笑。
今日使君真是愚:指使君竟然愚蠢地骑着马走过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使君骑马过敷水的情状,表现了他自命不凡、故作姿态的丑态。诗一开头写“垂鞭欲渡罗敷水”,便使人感到他得意忘形的神情。他骑的是高头大马,手中执着长鞭,准备渡过敷水。他想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就对车夫说:“处分鸣驺(马群中发出的声音),且缓驱。”车夫应声催马前行。这两句诗写得很形象逼真,把一个得意洋洋的贵公子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接着写“秦氏双娥久冥漠,苏台五马尚踟蹰”。秦氏双娥指的是秦始皇的两个女儿。苏台五马,是形容使君所乘之马,其毛色为黑与白相杂,所以叫“五马”。这两个女子,她们的美貌已久被世人遗忘;那五匹马也因使君的骄横而徘徊不前。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两个女子的神态,又写出了五匹马的动态,使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起来。
最后写“村童店女仰头笑,今日使君真是愚”。使君骑马经过此地,竟使路旁的村童店女为之发笑。“仰头笑”三字活用得妙,它不仅刻画出他们的神态,而且表明他们对使君的鄙夷态度。他们之所以这样发笑,是因为使君竟然如此愚蠢。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整首诗显得更加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这首诗写得风趣诙谐,颇有新意。它以轻松的笔调写贵公子骄横的气派,以诙谐的笔法写使君的愚蠢可笑之状,读来令人感到十分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