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
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
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抓住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但取诗名远”中的“但”、“宁”是关键词,前者表示让步,后者表示强调,都表明顾非熊的诗歌名声已经很高,因此他并不担心自己考中进士。“下第频”中的“下第”是关键词,指考不上,“下第”即落第的意思。所以,顾非熊考取进士的机会很多,而落第的机会并不多。“惜为今日别”中的“惜”是关键词,表达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共受几年贫”中的“受”是关键词,表达作者和友人共同承受贫穷的艰辛。“过江逢越人”中的“过江”和“逢越人”是关键词,这两句诗写诗人在渡江时遇到了一位越地人。“知从本府荐”中的“知”是关键词,“从”是关键词,“本府”是关键词,表明诗人得知被举荐的事情。“秋晚又辞亲”中的“秋晚”是关键词,表明诗人得知被举荐的事情后,秋天晚上又要告别亲人了。据此概括即可。

【答案】

送顾非熊下第归

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

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

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注释:

但、宁都是表让步的词语,表示顾非熊的诗句声名远播,因此他并不担心自己考中进士,也不怕落第。

惜、共都是表感叹的词语,表达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过江、逢越人是关键词,这两句诗写诗人在渡江时遇到了一位越地人。

知、从是关键词,表明诗人得知被举荐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顾非熊与好友分别的情景。前四句写两人同处逆境却不同命运的情况:顾非熊虽落第多次,但却有很高的诗名;他的朋友落第一次就离开了家乡,而他自己则在乡间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后六句写两人相别的场景:他们一同渡过长江,途中偶遇到一位越地人。顾非熊知道被举荐的消息后,秋天傍晚又要去辞别亲人。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