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
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
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
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娥皇庙》的原文。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译文:
在娥皇挥泪的地方,我向东眺望九疑山。
往事无法重问,只有那孤独的山峰仍然令人感到悲伤。
夜深时寒峒传来声响,秋天到来时碧萝更显鲜绿。
不知道明君的真正意图,只留下遗踪万古传唱。
注释:
- 娥皇:传说中的一位女子,相传她与虞舜有一段深厚的感情。
- 东望九疑天:指向东看,因为九疑山位于南方。
- 往事难重问:过去的事情难以再次询问。
- 孤峰尚惨然:孤独的山峰依然使人感到悲伤。
- 夜深寒峒响:夜晚寂静的时候,寒峒(一种声音)传来声响。
- 秋近碧萝鲜:秋天临近,碧萝显得更加鲜艳。
- 未省明君意:未能理解或领会到君王的真正意图。
- 遗踪万古传:遗留下的痕迹被千古传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娥皇庙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比娥皇挥泪之处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感慨。首句“娥皇挥涕处”,暗示了这个地方承载着某种深刻的情感或经历。
“东望九疑天”,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可能是在寻找或思考与娥皇相关的其他事物或意义。“往事难重问”表达了对过往事件的复杂感受,也许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是对过去的追忆。
“孤峰尚惨然”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孤峰的形象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孤独或个体的悲凉。
最后几句,“夜深寒峒响”与“秋近碧萝鲜”形成对比,反映了时间的变迁和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述,传达了自己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感慨。
“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他认识到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君王的意图,但他的遗踪却能流传万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悟,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