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
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
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
注释
山店灯前客:在山村的旅店里,灯光映照下,客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灯前客”描绘了夜晚中,一个人在微弱的灯光下独自坐着的场景。
酬身未有媒:我为自己的生活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而感到无奈。这反映了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或遗憾。
乡关贫后别:家乡的离别,通常伴随着经济上的贫困。这里的“乡关”指的是家乡,“贫后别”则意味着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离开故土。
风雨夜深来:夜晚的风雨愈发猛烈,似乎在暗示着某种命运的不可抗力。”风雨夜深”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夜晚,还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和困境。
上国求丹桂:古代传说中,只有居住在皇宫中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这里的“上国”可能象征着理想化的、非凡的境界。
衡门长绿苔:衡门是简陋的门扉,绿苔则是自然生长的青草。这里可能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远离。
堪惊双鬓雪:形容自己已经年老,双鬓间已生出白发。这里的“双鬓雪”不仅是对年龄的象征,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
不待岁寒催:不必等到严冬到来才感受到岁月的变化,意味着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存的意义和乐趣。
译文
山店里灯火映照下的孤客,为找不到伴侣而感到无助。
离别时故乡的贫穷,让离别更加伤感。
风雨交加之夜,更显人生的艰难困苦。
追求上国中的幸福,却只能在衡门旁寻找安宁。
对自然的朴素生活感到羡慕,却无法与之为伍。
岁月无情,双鬓斑白,无需等待冬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在表达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这种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