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
四海烟尘犹隔阔,十年魂梦每相随。
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
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
赠岑郎中
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
四海烟尘犹隔阔,十年魂梦每相随。
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
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
注释:在年少的时候没有懂得如何去解读书籍,只是背诵了诗人的几句诗而已。四海之遥的战乱还相隔得很远,而自己却常常做着与诗人一样梦见他的情状。虽然诗人已经披着云雾,急急忙忙地奔赴战场,我却总是感到追随着他的脚步很迟。天下的人没有一个能够赏识出我的诗句,我不禁要寻找像杜甫一样的诗人来重新审视我的诗歌。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名篇。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少年时的求诗经历,抒发了作者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和追求诗歌至高境界的决心。诗人在年少时曾向一位名叫“杜二”的友人求诗,对方只给了两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但并未说明出处。诗人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他在京城长安遇到著名的大诗人杜甫,便向他请教这首诗的出处和创作背景。杜甫告诉说:“这是从西晋到唐朝许多诗人共同创作的一首诗,你小时候就背诵过它。”诗人听后非常惭愧,于是写下了这首《赠岑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