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西海西,向东看日没。
傍岸砂砾堆,半和战兵骨。
单于竟未灭,阴气常勃勃。

【注释】

晚渡西海:傍晚渡过西边的大海。

傍岸砂砾堆:靠近河岸边堆积着的沙石。

半和战兵骨:一半是战争死者的遗骨。

单于: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首领的称号。

阴气:这里指潜伏在暗中的敌人力量。勃勃:旺盛貌。

【译文】
傍晚时分我渡过了西方的大海,向东眺望太阳已经落山了。
河边堆积着一些散乱的砂石,它们一半来自战争中死去士兵的骨骼。
匈奴单于还没有被消灭干净,阴郁的气氛依然很浓重。

【赏析】
《塞下》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黄昏时渡海东望,看见日落的情景,来反映当时边疆战事吃紧、敌强我弱的局面。诗中“傍岸砂砾堆,半和战兵骨”二句,形象地表现了这一景象,同时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全诗语言朴素,却富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了边塞地区人民的艰苦生活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