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渐出三山𡵒,将凌一汉横。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
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

《海上生明月》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海上生明月(第一联)
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

注释:在秋天的夜晚,海面上升起一轮明亮的月亮,它圆满无缺地挂在海天相接的地方。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秋夜中升起,它在海上与月亮相映成辉,形成一幅美丽的图景。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明月升起时的美丽景象。皎洁的月光洒在海面上,与秋夜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团圆”一词也体现了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美满生活的美好祝愿。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第二联)
渐出三山𡵒,将凌一汉横。(第三联)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第四联)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第五联)
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第六联)

注释:月亮的影子如同打开的金镜一样明亮,月亮的光芒犹如怀抱着清澈如水的玉壶,逐渐升高至夜空中。月亮逐渐从东海的边际消失,将要触及到银河。嫦娥曾经服用仙丹,现在正悄悄离去,令天空中的喜鹊惊慌失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被照亮的白云最为明亮。此时正值中秋佳节,尧帝的台阶下,蓂豆荚正在悄然发芽,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译文:月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被照亮的白云最为明亮。此时正值中秋佳节,尧帝的台阶下,蓂豆荚正在悄然发芽,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赏析:这一部分描写了月亮的变化过程以及其在夜空中的美丽景象。月亮渐渐升起,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夜空;同时,它也象征着团圆和美好。月亮逐渐消失在东海的边际,给人一种即将到来的感觉;而嫦娥的离去则增添了一层神秘和浪漫的色彩。最后,明月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预示着新年的到来和新生命的诞生。整首诗通过描写月亮的变化过程,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敬畏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