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檐对双树,冬翠夏无尘。
未肯惭桃李,成阴不待春。
【注释】
双槠(zǎo):一种乔木,树叶像梧桐树,果实像栗子。
双树下:指两棵大树下的亭子。
连檐(yán):屋檐相连。
对双树:指亭子建在两棵大树下。
冬翠夏无尘:冬天树叶呈青色,夏天叶子无尘埃。
惭:自愧不如,惭愧。
桃李: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成阴:树木长出枝叶遮阴。
不待春:不必等到春天就结果了。
【赏析】
《双槠亭》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亭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全诗构思新颖,意象生动,意境深远。
首联“连檐对双树,冬翠夏无尘”。描绘了一座位于两棵大树之下的亭子,亭子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亭子的欣赏之情。
颔联“未肯惭桃李,成阴不待春”。这里,诗人以桃李为喻,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优秀的人或事物相比,即使没有等到春天就已结出了果实。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谦虚态度,也展示了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双槠亭》这首诗通过对亭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它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