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
注释:
丹槛:红漆栏杆。
初结构:刚建成。
孤高冠清川:独自挺拔地高耸在清静的河川之上。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庭院里是一片树林,屋檐下是一道山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清晨时分,残存的月亮挂在天空,夜晚的声音交织着繁复的琴弦声。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青春如同流水一般逝去,美好的时光何时能够再次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吕食新的一首赠答诗。诗人通过描绘水阁的美景和抒发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无法把握的感慨。
第一句“丹槛初结构”,描写了水阁的红色栏杆刚刚建成,给人一种庄重而美丽的感觉。第二句“孤高冠清川”,则形容水阁独立于宁静的河畔,显得格外高峻,仿佛能傲视群山。第三句“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进一步描绘了水阁周围的环境。庭院中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屋檐下流淌着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清澈泉水。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四句“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则转入到了夜晚的景象。当太阳落下地平线后,夜色渐浓,残月挂在天空中,发出淡淡的光芒。而此时,夜声交织着琴弦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之情。这一句既描绘了夜晚的氛围,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
最后两句“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则是诗人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感慨。青春如同流逝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而美好的时光何时能够再次回来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水阁的美景,又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