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寺在岩中,行唯一径通。
客吟孤峤月,蝉噪数枝风。
秋色生苔砌,泉声入梵宫。
吾师修道处,不与世间同。

【注释】

宿柏岩寺:在柏岩山的山中。宿,停歇。岩寺,指柏岩山中的寺庙。

孤峤月:指高耸入天的山峰上皎洁的月亮。峤,小山。

蝉噪数枝风:指树枝间传来阵阵蝉鸣声。

秋色生苔砌:秋天的景色使青苔长满台阶、台阶上的石头。

泉声入梵宫:泉水声传到寺庙里去。梵宫,指寺庙。

吾师修道处:指我的师傅修行的地方。吾师,我师傅。

不与世间同:不被世上的人所理解。与,参与,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一起”,即“一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从进入寺庙开始,依次写了进山后见到的几处景物,最后归结到修行之地,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两句是写进入山中,只见一条小路通向山顶。“幽”是寂静的意思。这一句写出了山中静谧的气氛,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孤峤月”三字,写出了月出时山中的景象,使人联想到了“孤鹜落霞”的诗句。“孤”,是孤单的意思,突出了月色的清冷。而“峤”是山名,“孤峤月”就是写月照孤峰的景象,给人以幽美的意境。诗人把月光比作山峰,将人引入一个静谧幽深的境界。

颔联两句是写听到山上的树叶被秋风一阵阵吹动的声音,以及蝉儿在树枝间发出的叫声。这两句写的都是自然景象,但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以“客”、“蝉”自喻,说自己像客人一样在这山林中流连忘返,如同树上的蝉儿不停地鸣叫。这两句诗通过“孤”、“噪”二字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钟爱。这两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两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给台阶、石头带来了一片秋色,泉水的声音传入寺庙里去了。“秋色”是自然景色,“苔砌”是指青苔长满了台阶、台阶上的石头。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山中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之心。

尾联两句是写自己的师傅修行的地方,不同于世人的世俗生活。这里的“不与世同”就是不与人合群的意思,也就是“独善其身”的意思。这两句诗表现了自己对修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