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衡门闭,苍苔一径新。
客心非厌静,悟道不忧贫。
白屋悬尘榻,清樽忆故人。
近来疏懒甚,诗债后吟身。
注释:
- 朱庆馀闲居四首:这是朱庆馀的一首诗。
- 尽日:整天,一天。
- 衡门:古代的一种建筑风格,以横木为门,上悬横木作门扇,下用横木为门槛,形如衡(横)字,所以称为“衡门”。这里泛指简陋的住所,表示隐居的意思。
- 苍苔一径新:一条青苔覆盖的小径显得非常新鲜。苍苔,青苔。这里形容小径被青苔覆盖,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客心:客人的心情。这里指诗人的心情。
- 悟道不忧贫:明白了道理,就不会因为贫穷而感到忧虑。悟道,理解道理。这里表示通过隐居来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白屋:白色的房屋,这里指的是简朴的住所。
- 悬尘榻:悬挂着的尘埃枕头,形容生活简朴。悬尘,悬挂着的尘埃。枕,枕头。这里表示过着朴素的生活。
- 清樽忆故人:用清澈的酒樽怀念旧日的朋友。清樽,清澈的酒樽。这里表示怀念过去与朋友共饮的情景。
- 近来疏懒甚:最近变得非常懒惰。疏懒,懒惰。这里表示诗人近期的生活状态。
- 诗债后吟身:由于有债务的压力,使得诗人不得不经常吟咏诗歌来偿还债务。诗债,指因写诗而产生的债务。这里表示诗人为了偿还债务而不得不继续创作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朱庆馀的一首题赠诗。全诗通过对朱庆馀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首句”尽日衡门闭”,诗人描述了自己整天紧闭家门,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的”衡门”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苍苔一径新”,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细节。青苔覆盖的小径显得格外新鲜,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一句既展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
第三句”客心非厌静”,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并不觉得厌倦安静的生活,反而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四句”悟道不忧贫”,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人生观。他不再因为贫穷而感到忧虑,而是通过隐居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第五句”白屋悬尘榻”,诗人描绘了自己简朴的生活状态。他用清澈的酒杯回忆起过去的老朋友,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这里的”白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悬尘榻”则暗示了过去和朋友一起欢聚的场景。
最后一句”清樽忆故人”,诗人用清澈的酒杯怀念旧日的朋友,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细节和表达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同时,诗人通过对友情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珍惜和对过去友人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