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
青年俱未达,白社独离群。
曲径荒秋草,衡茅掩夕曛。
相思不相见,愁绝赋停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仔细阅读诗作,从题材、主题、构思、构思技巧等方面入手分析诗歌意象的特征、情感的基调、意境营造之手法等,然后结合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对照选项,逐个对比分析即可发现其中的规律。

“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意思是说,我们相距虽然不远,但因悲欢离合,暂时不能相见。“咫尺”指距离很近,形容非常近的距离;“西江”泛指江水,这里代指南京城(今河南洛阳);“悲欢”指欢乐与悲伤,这里指离别时的悲伤与团聚时的欢乐;“暂莫闻”指暂时听不到,意谓暂时不能听到对方的音讯。这两句是说由于悲欢离合,暂时不能见面。“青年俱未达,白社独离群”,意思是说,大家都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有我一人离开群体而归隐山林。“青年”指年轻的人,即自己;“俱未达”意谓都还没有达到;“白社”指文人墨客组成的文学社团,这里借指文人;“离群”指离开了群体或社会。这两句是说大家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我一人离开群体而独自归隐了。“曲径荒秋草,衡茅掩夕曛”,意思是说,曲折的小路上长满了野草丛,简陋的茅屋被夕阳笼罩着。“曲径”指弯曲的小路,这里指偏僻的小路;“荒”指荒芜;“秋草”指秋天里茂盛生长的草;“衡茅”是指简陋的房屋,这里指作者所居之处;“掩夕曛”指遮蔽着夕阳的余晖。这两句是说,荒凉的小路上长满了野草丛,简陋的茅屋被夕阳笼罩着。这两句写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离去的惋惜之情。“相思不相见,愁绝赋停云”,意思是说,我多么想与你相见啊!然而却不能如愿以偿,因此我不禁吟咏起《诗经·周南·关雎》中的“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来抒发我的无限思念之情。“相思”指思念,这里指对朋友的思念;“不相见”指不能相见;“愁绝”指极度忧愁;“赋停云”是借用《诗经·曹风·鸤鸠》中的“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来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因朋友远去而引起的惆怅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两句点明离别的时间和原因:“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时间紧迫,所以不能相送,也无从诉说别后的离愁。颔联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的关系:一是说自己年轻,二是说自己未得志。颈联两联描写自己与友人在异地的所见所感:“曲径荒秋草”,“衡茅掩夕曛”。曲径小道,荒草丛生,简陋的茅屋被夕阳笼罩着,表现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尾联写自己无法排遣这种情思:“相思不相见,愁绝赋停云。”因为相思而忧愁到了极点,只能赋《诗经》中的《关雎》,以表达自己的深情厚谊及由此产生的无限惆怅。这首诗以“恨不相逢未识时”为主旨意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