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沈沈。
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
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题山房壁》是一首五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沈沈。
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
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注释:
- “珠林春寂寂” - 描述春天里珠林的寂静景象。
- “宝地夜沈沈” - 形容夜晚的宝地宁静而深沉。
- “玄奥” - 指佛教禅宗中的深奥玄妙之意。
- “凝神” - 长时间专注思考。
- “禅机” - 禅宗中的机锋或玄机。
- “大块理” - 指宇宙万物的基本道理。
- “窥测” - 观察或揣测。
- “波罗蜜” - 佛教术语,意为达到最高境界的智慧。
- “须从物外寻” - 必须超越物质世界去寻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宗哲理的理解和领悟。诗中通过“珠林春寂寂”和“宝地夜沈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氛围,为后面的哲理性描述铺垫了背景。接着,“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深入研究和体悟。
接下来的四行,则是诗人对禅宗哲理的具体应用和实践。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如“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来寻求与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和和谐。这里的“大块”指的是整个宇宙,“心”则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认为,只有通过深入观察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的内心世界。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因缘起”的思想,即一切事物都是由无数因缘条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最后两句“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指出,要想达到佛家所说的最高境界——菩提(觉悟),就必须超越世俗的束缚,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这里的“物外”指的是超越了物质世界之外的更高境界。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禅宗哲理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