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
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
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
- 注释:万物皆有其美好之处,而“蓝青”在颜色上超越了其他颜色。
- 赏析:此句表达了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美,而“蓝青”以其独有的颜色和质感超越普通色彩,显示了自然美的多样性。
-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
- 注释:“朱研”在这里指的是经过加工的红色颜料,“德”指道德或品德;“白受”则是指白色的物质。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颜色本身并不决定事物的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道德或品质。同时,这也暗示了白色物质如泥土等,在没有经过加工处理时,它们的价值尚未显现出来,需要时间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 “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
- 注释:穿着官袍适宜于从政,衣领下垂则可以探讨经典。
- 赏析:这两句分别描绘了适合不同场合的服装,强调了衣服与人的社会地位及角色的匹配。同时,也隐含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认为知识如同经典一样重要,值得深入探讨。
- “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
- 注释:“采撷”意为采摘、收集,“作色”即染制、染色,“飘零”意味着分散、流失。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一种惋惜之情,即在当时未能及时收集这些宝贵的资源(可能是植物、矿产或文化知识),导致失去了它们的色彩和价值。这也可能象征着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一旦被忽视就可能失去其意义或价值。
总结: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物质价值以及知识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哲理思考,让人反思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