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樱先春发,红蕊满霜枝。
幽处竟谁见,芳心空自知。
似夺朝日照,疑畏暖风吹。
欲问含彩意,恐惊轻薄儿。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即可。
本诗前六句是描写,后两句是议论。第一、二句写山樱先春发,红蕊满霜枝,表现了花的美丽。第三句“幽处竟谁见”,写花无人欣赏,突出花的美丽而寂寞的特点。第四句写花的心是空的,表现了花的内心世界。第五、六句写山樱似夺朝日照,疑畏暖风吹,用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美。最后一句用反问语气,表达出自己对花的怜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轻薄之徒的愤慨之情。
【答案】
①衡州:指湖南衡阳。岁前:一年之前。合江亭:在衡阳市西,有江水汇入湘江。②山樱:即樱花。③含彩:含苞待放的样子。④吝(lìn)惊春:吝惜惊动春天。⑤竞:竟然。⑥芳心:内心美。⑦朝日:早晨的太阳。⑧欲:将要。⑨恐惊:恐怕惊吓。⑩轻薄儿:轻薄的人。
译文:
衡州城前一年的春天我曾经游到合江亭观赏樱花,看到那山樱先于百花开放,红艳的花朵像霜一样洁白,在冷峻的枝头绽放。
这山樱幽静的地方竟然没有人发现,它的芳香之心却只能自己知道。仿佛被早晨的阳光所照耀,它又害怕被温暖的春风吹拂。想要询问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又怕惊吓了这些轻薄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花喻己,借花自伤,抒发了对世事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山樱先春发,红蕊满霜枝”,开篇就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把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画面中,为全诗奠定了一个美好的基调。颔联“幽处竟谁见,芳心空自知”,进一步描写了花的孤独和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颈联“似夺朝日照,疑畏暖风吹”是对上联的深化和拓展,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花的娇艳和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花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欲问含彩意,恐惊轻薄儿”则是诗人的情感抒发,既表达了对花的怜爱,也表达了对轻薄之徒的反感和批评。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广阔,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