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同轨至,晨旆露华滋。
挽度千夫咽,笳凝六马迟。
剑悲长闭日,衣望出游时。
风起西陵树,凄凉满孝思。

【注释】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挽歌词三首:

第一首,同轨至。轨,车轮的辐条,这里指马。同轨至,指同乘一车,即同路。

第二首,晨旆露华滋。晨旆,晨行时所持的旗帜。露华滋,露水滋润。

第三首,剑悲长闭日。剑悲,剑气悲伤。长闭日,指太阳被剑气所阻。

第四首,风起西陵树。西陵,地名,在今陕西凤翔一带。

第五首,凄凉满孝思。孝思,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组悼念唐顺宗的挽词。

诗的第一句“早秋同轨至”,点明季节,又点出“同轨”之辞,说明顺宗皇帝生前曾与群臣一起乘车出行,因而这组挽词是应顺宗皇帝之丧而作的。“同轨至”,也暗示顺宗皇帝生前曾与群臣一同出游。“晨旆露华滋”,写顺宗皇帝生前出行时的盛况。据《新唐书·礼仪志》记载:“顺宗即位,初听朝罢,欲游苑中,御仗已严,中人遽白上曰:‘舆驾在宫。’左右皆惊愕,上曰:‘吾方以天下为忧,何遽忘政事耶!’因御楼船,命左右驰传从者数百人。既游而还。”可见顺宗皇帝确实曾与群臣游园,且有“御楼船”等盛事。“晨旆”两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千夫”“六马”,形容随驾的臣僚众多。“咽”“迟”二字,写出了顺宗皇帝生前出行的盛况。

诗的第三、四、五句分别写到顺宗皇帝去世后的情景。“剑悲长闭日”,“剑悲”是作者的拟想,他想象顺宗皇帝驾崩后,自己的宝剑再也挥舞不起来,于是将“长闭”解作“长久地关住”。“关不住”,当然就“长闭”了。“衣望出游时”,写顺宗皇帝去世后,自己再也见不到他穿着华丽的衣裳外出游玩的情景。“衣”,指帝王的衣服;“望”,指盼望;“出游”,指外出游玩。这一句表达了对顺宗皇帝驾崩后的极度悲痛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写顺宗皇帝逝去之后,自己在长安城西的陵园里凭吊他的灵柩,心中充满哀伤之情。“风起西陵树”,西陵,即唐顺宗皇帝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境内。“西陵树”,指西陵附近的树木。“凄凉满孝思”,西陵树萧萧瑟瑟的声响弥漫着一片凄凉的气氛,使作者的哀思更加浓厚。

全诗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来表现自己对故去皇帝的深切哀悼之情。前四句写顺宗皇帝生前出行的盛大场面;中间四句写顺宗皇帝驾崩后自己心中的悲痛之情;最后两句写自己凭吊故去皇帝灵柩时的伤感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情意缠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