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
四海风云难际会,一生肝胆易开张。
退飞莺谷春零落,倒卓龙门路渺茫。
今日惭知也惭命,笑馀歌罢忽凄凉。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
四海风云难际会,一生肝胆易开张。
退飞莺谷春零落,倒卓龙门路渺茫。
今日惭知也惭命,笑馀歌罢忽凄凉。
【注释】
下第献所知三首:指诗人科举不第,献诗给朋友。所——我。知己,友人。
十年磨镞事锋铓(máo):十年磨砺箭镞,锐利如锋,比喻刻苦磨练自己,提高本领。
始逐朱旗入战场:《新唐书·李晟传》:“及泚反,晟率师讨之。……上(肃宗)御临灞上……晟乃进至咸阳西原,与贼战于武功,大破之。”朱旗,即红巾军的大旗。
四海风云难际会:四海之间风云变幻。际会,遇合。
一生肝胆易开张:一生的志向和抱负容易实现。
退飞莺谷春零落:退隐时,春天已过,花木凋零,喻意人生迟暮。
倒卓龙门路渺茫:指官场失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束戎装马,阴房晓转孟星环。”卓,通“槊”。槊,长矛。
今日惭知也惭命:今天知道自己的命运不好,感到惭愧又无奈。
笑余歌罢忽凄凉:笑完歌罢,忽然感到悲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在科举考试失败以后写给朋友的一首送别诗。
诗的前半部分写他十年磨砺、矢志不渝的壮怀激烈;后半部分则抒发了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痛苦与无奈。此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高远。
首句“十年磨镞事锋铓”,以“镞”代箭,言其磨砺箭镞,锐利如刃。这是说作者为报效国家,十年磨砺,锐意进取,立志杀敌报国。这一句是全诗的纲领,也是对全诗内容的总括。
次句“始逐朱旗入战场”,用典。《旧唐书》载:“(朱)泚反,晟率师讨之。及至咸阳西原,与贼战,不利而还。”这里用“遂”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意思是说,自从参加了平叛战争以来,作者一直随从皇帝出征打仗。这句既是承上启下,也为下文写“四海风云难际会”,“一生肝胆易开张”作铺垫。
三、四两句“四海风云难际会,一生肝胆易开张”,是全诗的重点。前句写个人遭遇的不幸,后句写个人的抱负难以施展。两句一比照,突出了作者的壮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五、六两句“退飞莺谷春零落,倒卓龙门路渺茫”,“退飞”指辞官归隐。“倒卓”即倒挂门栓,形容门庭冷落。“龙门”指科举考场。“路渺茫”意为仕途渺茫,前途未卜。这两句写自己辞官归隐后的境遇和感慨。
最后两句“今日惭知也惭命,笑余歌罢忽凄凉”,是全诗的总结和点睛之笔,既表明自己的处境艰难,也表现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凄惨心情。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作者借题抒怀,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潦倒失意的苦闷之情。同时,通过“退飞”、“倒卓”、“空梁”等意象以及“四海风云”、“百年肝胆”等虚景的描写,烘托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感情色彩,使诗歌具有一种深沉、悲怆的艺术韵味,读来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