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

牡丹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以其艳丽的花朵和独特的气质深受人们喜爱。然而,这首诗却以牡丹为题,却并非赞美它的美丽,而是借牡丹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怨之情。

首句“邀勒春风不早开”,描绘了牡丹独自在春风中开放的景象。这里的“邀勒”一词,既形容牡丹的娇艳,又暗示了牡丹的孤傲。它似乎在说:“我不需要你们的陪伴,我只需要我自己。”这一句,既展示了牡丹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次句“众芳飘后上楼台”,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高洁。这里的“众芳”指的是其他花朵,它们纷纷凋零,唯独牡丹依然绽放。而“上楼台”则暗示了诗人对高处的追求,他希望像牡丹一样,能够站在高处,俯瞰世界。

第三句“数苞仙艳火中出”,则是对牡丹的再次赞美。这里的“火中出”形象地描绘了牡丹的坚韧与生命力,它在大火中依然挺拔,犹如一位仙子在火中诞生。这一句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与顽强,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一片异香天上来”,则是对牡丹香气的赞美。这里的“天上来”意味着牡丹的香气来自天上,非常珍贵。而“一片异香”则描绘了牡丹的独特气质,它的花香与众不同,仿佛来自天际。

第五句“晓露精神妖欲动”,描绘了清晨时分牡丹的生机勃勃。这里的“晓露”指的是晨露,它滋润着牡丹,使得它更加生动。而“精神妖欲动”则形容了牡丹在晨光中的娇媚与灵动,它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少女,等待着被唤醒。

第六句“暮烟情态恨成堆”,则是对牡丹暮色时的描写。这里的“暮烟”指的是晚霞,它给牡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情态恨成堆”则形容了牡丹在暮色中显得有些忧郁,仿佛在思念什么,或许是因为它的美丽太过刺眼,让人无法直视。

第七句“知君也解相轻薄”,则是诗人对牡丹的赞美。这里的“知”字表明了诗人对牡丹的了解,他明白牡丹的高贵与独特。而“相轻薄”则是指人对事物的轻视与轻浮态度。然而,诗人认为牡丹并不需要被轻视,它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存在,值得被尊重。

最后一句“斜倚阑干首重回”,则是诗人对牡丹的依恋。这里的“斜倚阑干”描绘了诗人靠在栏杆上欣赏牡丹的情景。而“首重回”则表明了诗人对牡丹的眷恋之情,他愿意一直守护着这片花海,不愿离去。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他借牡丹抒发了自己的孤独、哀怨与追求,同时也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与独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