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杖山中出,吟诗对范家。
相知从海峤,寄食向京华。
名宦成何报,清眸未纵赊。
临邛梦来往,雨雪满褒斜。
【注释】
- 藜杖(lí zhàng)山中出:拄着藜杖从山中走来。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可食,根可入药。杖,这里指手杖。
- 吟诗:即吟咏诗歌。
- 范家:即范郎中的家或他的门第。
- 相知:彼此了解,相互认识。海峤:大海高山。此处指遥远的海角或高山。
- 寄食:寄居,寄食于人。向京华:到京城。京,今北京,古称“燕京”,故址在今北京市。
- 名宦:显贵的官职。
- 清眸未纵赊(shē):意思是说诗人的眼睛明亮清澈,但目光却并不远大。纵赊(shē),长远;赊,远。
- 临邛:汉代地名,位于今四川成都西郊,是当时著名的酒市和歌舞场所。
- 雨雪满褒斜:指大雪纷飞,云雾缭绕,覆盖了褒水与斜水交汇处的峡谷。褒斜路是古代一条重要的通道,也是蜀道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友人范郎中即将赴京任职之际,写下这首诗以示鼓励和祝愿。全诗以送别为题,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之情。
首句“藜杖山中出”,描绘了一幅诗人独自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画面。他手中拄着藜杖,步履稳健,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坚毅和执着。这一句既点明了送别地点,又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宁静、深远的氛围。
次句“吟诗对范家”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他们虽然相隔千里,但通过书信往来,相互倾诉心声,共同品味生活的乐趣。这种深厚的友谊让人感动不已。
第三句“相知从海峤”,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但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相识,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跨越时空的友谊令人羡慕。
第四句“寄食向京华”,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他渴望能够有机会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向往未来的心态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事业的坚定信心。
第五句“名宦成何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名利只是身外之物,不应过于追求。只有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安宁。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让人敬佩。
第六句“清眸未纵赊”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清高品格。他的眼神明亮清澈,但目光却并不远大。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人感到亲切和真实。
最后一句“临邛梦来往,雨雪满褒斜”,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够勇敢地面对,并取得最终的成功。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