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注释】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你随着云山而去,人间又找不到你的踪迹。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在湖面上乘着明亮的月光,在道路中听着稀疏的钟声。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秋天快要过去了,草丛中的小虫都急促起来;深夜里,大雨倾盆而下。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我一生的心意没有满足,怎么能与你再次相随呢?
【赏析】
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作者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归后时所作。
首句“君逐云山去”,是说刘山人随着云雾缭绕的山峰而去。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诗人对刘山人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并流露出无限惆怅之情。次句“人间又绝踪”,意思是说刘山人从此便永远离开了人间,再也没有踪影了。这里既表明了刘山人归隐的决心,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三、四句是写旅途所见。前两句是实景。诗人乘着明亮的月光,一路行来,一路上听着稀疏的钟声,不觉来到了洞庭湖畔。“半湖”二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边的景象,给人以浩渺无际之感。“草虫”二句,是虚景。诗人以“秋尽”与“夜深”为时间坐标,以“草虫急”与“山雨重”为自然景物,表现出一种凄凉悲苦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刘山人归隐后的孤独凄清之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尾联二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他一生的志向未能实现,而这次又不得不与刘山人分别。因此他不禁发出了感慨:我平生的心志未能实现,岂能再和你一起相依相伴呢?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抒情诗,但诗人却能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把自然景象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