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拥洪流急,亭开清兴长。
当轩河草晚,入坐水风凉。
独鸟惊来客,孤云触去樯。
秋声和远雨,暮色带微阳。
浪静澄窗影,沙阴发簟光。
逍遥每尽日,谁识爱沧浪。

【注释】

陕州:即今陕西省韩城县。题:留字作记。河上亭:在韩城南,是黄河上的一座亭子。“岸拥洪流急”句:岸边被汹涌的洪水围裹(拥)。“亭开清兴长”句:亭中开敞清幽(清兴),使人心境舒畅。“当轩河草晚”句:面对庭院的黄河边上,黄昏时草色已晚。入坐:进入亭内。“独鸟惊来客”句:一只飞鸟惊动了游人。“孤云触去樯”句:一片孤云飘向船帆(触去樯)。“秋声和远雨”句:秋天的声音(秋声)与远处的细雨相合。“暮色带微阳”句:傍晚的时候,太阳偏西,余晖映照天空。浪静:指黄河的水波不兴。“浪静澄窗影”,浪静水清,映在窗户里,显得窗影更加明亮。沙阴:夕阳照射下的沙地。“沙阴发簟光”句:沙地映照着阳光,好像在发出席子的光亮。“逍遥每尽日”句:在这里悠闲地度过整天的时光。谁识爱沧浪:谁能理解我喜爱这浩瀚的沧海呢?“沧浪”:指大海。

【赏析】

《陕州题河上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诗写自己于陕州黄河边所建的亭子。全诗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然的情怀。

首联“岸拥洪流急,亭开清兴长”。描写了黄河岸边的壮阔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豪情。

颔联“当轩河草晚,入坐水风凉”。“当轩”是指面对着庭院,“河草晚”则是指黄河边的草木已经变黄了,而此时的河水也已经变得十分清凉。这里的景色描绘出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颈联“独鸟惊来客,孤云触去樯”。这是对诗人所见景象的描绘。一只飞鸟突然从水面飞起,惊动了游客;一片白云飘向船帆,触动了诗人的思绪。

尾联“秋声和远雨,暮色带微阳”。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描绘。秋风与细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朦胧的气氛;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落下,留下了一抹微弱的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让人读后有所启发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