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进行赏析,答题时先指出本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分析效果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本诗首句“南国”指岭南地区;“无霜霰”说明没有受到霜霰的侵袭,即气候温暖;“物华”指物产丰富;“连年见物华”意为连年丰收。第二句“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描写了树木花草的变化,暗喻诗人自己的身世之变。第三句写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山鸟离去,海槎(渔船)归来。第四句用“流芳”二字写出了自己虽受朝廷重用却遭奸人陷害的遭遇。末句以自伤身世来抒发悲愤之情。
【答案】
①“经梧州”:经过梧州。②“南国无霜霰”,指岭南地区气候温暖,无霜霰,物产丰富。③“连年见物华”:连年丰收。④“青林暗换叶”:青树绿叶渐渐脱落,暗喻诗人的身世变化。⑤“红蕊续开花”:红花与绿叶相映生辉,暗喻诗人虽遭贬谪,依然保持高洁的操守。⑥“春去闻山鸟”:春天过去,山林中的鸟儿也飞走了,暗喻诗人离京远去。⑦“秋来见海槎”:秋季来临,看到渔船归来,暗喻诗人被召回京城。⑧“流芳虽可悦”:虽然可以让人愉悦,但诗人仍不免遭受谗言诬陷的厄运。⑨“会自泣长沙”:终将流泪于长沙。⑩注释:经梧州,经过梧州。南国,指岭南地区。无霜霰,气候温暖。物华,物产丰富。连年见物华,指连年丰收。青林暗换叶,指青树绿叶渐渐脱落;红蕊续开花,指红花与绿叶相映生辉。春去闻山鸟,指春天过去,山林中的鸟儿也飞走了;秋来见海槎,指秋季来临,看到渔船归来。流芳,比喻美好的名声。虽可悦,虽使人愉悦。会自泣长沙,终将流泪于长沙。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前四句描写了诗人在梧州的所见所感。“经梧州”三字点明地点,“南国”指岭南地区,气候温暖;“无霜霰”,说明没有受到霜霰的侵袭,即气候温暖;“物华”指物产丰富;“连年见物华”意谓连年丰收。这几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人在岭南地区经历了连年的丰收,而自己又远离朝廷,远离家乡。第二句“青林暗换叶”,指青树绿叶渐渐脱落,暗喻诗人的身世变化。“红蕊续开花”指红花与绿叶相映生辉,暗喻诗人虽遭贬谪,依然保持高洁的操守。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础。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岭南地区的山水风光图,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第三句“春去闻山鸟”,写春天过去,山林中的鸟儿也飞走了,暗喻诗人离京远去。“秋来见海槎”,写秋季来临,看到渔船归来,暗喻诗人被召回京城。这两联为全诗增添了新的内容。最后两句“流芳虽可悦”,虽然可以让人愉悦,但诗人仍不免遭受谗言诬陷的厄运。“会自泣长沙”,终将流泪于长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