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注释
- 传道仙星媛:指的是在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中,仙女们通过传递信息或礼物给人间的男子。”媛”通常指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 年年会水隅:意味着每到七夕,都会有一种特别的聚集或庆祝活动发生在靠近水面的地方。”隅”指的是角落。
- 停梭借蟋蟀:利用自然界中的昆虫(如蟋蟀)来帮助纺织或装饰衣物,这是古代女子的一种智慧。”停梭”指停下织布的梭子,”借蟋蟀”表示使用蟋蟀的声音来辅助或激发纺织的灵感。
- 留巧付蜘蛛:这里的“巧”可能指的是巧妙的设计或技巧,而“付”则是一种给予或赠送的行为。将精巧的设计留给蜘蛛进行编织或装饰。这反映了一种古老的智慧和对自然生物的尊重。
-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这句描述了七夕节期间的活动,包括白天从云朵(象征天界的邀请),以及夜晚等待月亮的圆满(即满月之夜),准备向天界报告自己的成就或愿望。
- 莫言相见阔:意思是不要认为与天界的距离遥远或无法相见。
- 天上日应殊:强调了即使是在天上,每一天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与人间的日子不同,体现了一种对宇宙多样性和神秘性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传统节日“七夕”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民间的传统习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价值。
从文化层面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世界的崇敬之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描述七夕节期间的各种活动和仪式,诗人表达了对祖先智慧的赞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应当继承和发扬的重要精神财富。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意象和表达方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句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意和主题的理解。这些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七夕》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古老节日的生动描述,更是对中国古典文化、自然哲学和艺术美学的一次深刻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对于自然和谐、家庭亲情以及宇宙奥秘的无限敬畏和追求,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