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
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
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箕山的赞美和对尧舜盛世的怀念。
下面是逐句释义:
- 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
- 许由(xǔyóu): 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以不仕为高。
- 冥莫(mínɡmò):昏暗不明,形容深奥或难以看清的地方。
- 幽坟:指深远的墓地,这里比喻尧舜时代的贤明君主。
- 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 世薄:世道浅薄,指当时社会的风气。
- 兹山唯白云(zīshānwéi yúnbái):只有山中的云彩,没有其他杂质,形容箕山之高洁纯净。
-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
- 宁知(nìzhī):难道知道吗?表示惊讶或疑问。
- 三千岁:形容时间悠久。
- 复有(fùyǒu):再出现,这里指再次出现了尧这个理想的君主。
- 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 时佐:指及时帮助,辅佐。
- 激颓俗:激发和纠正颓废的风俗。
- 登箕:登上箕山,这里指隐居山林。
- 挹(yì)清芬:吸取清新的气息,形容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纯净。
-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 高节:高尚的节操。
- 旦暮:早晨和晚上,指短暂的时光。
- 邈(miǎo):遥远。
- 洪崖(hóngyá):传说中仙人的居所,常用来比喻高远的理想境界。
- 群:指同类之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箕山之景和箕山之民,赞美了箕山的美丽、纯净和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古代贤明君主尧舜的怀念。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将箕山之美景和箕山之民的精神风貌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