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
酬晋侍御见寄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
注释:
酬:作诗以答谢。
晋侍御:晋代的官职。
殊恩:特殊的恩惠。
文举:即文举人,指科举考试中试之人。
子真:即陶渊明,字子真。这里指作者自己。
双林:佛教语,指菩提树。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贫斋:贫居之斋舍。
一丛菊:丛生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的是晋代的晋侍御所寄的诗。诗的开头两句“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表达了诗人对晋侍御的感激之情;接着两句“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则表达了他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来报答晋侍御的特殊恩惠。接下来四句,则是诗人对晋侍御的感谢和赞美之情,“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寒气逼人的图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情。最后两句“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则是诗人对晋侍御的祝福之情,希望自己能够像晋侍御一样,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恳切,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