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鞞。

【诗句释义】

  1. “萧萧古塞冷”:描绘了古代边塞的寒冷景象。萧萧,形容风声。古塞冷,指边塞之地,气候严寒。
  2. “漠漠秋云低”:描述了秋天的天空,天空中乌云密布,给人一种压抑感。
  3. “黄鹄翅垂雨”:黄鹄,即黄鹤,这里指的是大雁或天鹅等水鸟。翅垂雨,形容大雁在雨中飞翔的场景。
  4. “苍鹰饥啄泥”:苍鹰,即老鹰。饥啄泥,形容老鹰在饥饿时寻找食物的情景。
  5. “蓟门谁自北”:蓟门,指的是古代蓟城一带的边关。自北,表示从北方来的人或事物。这句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战事的担忧或对战争的感慨。
  6. “汉将独征西”:汉将,指的是汉代的将领,如霍去病、卫青等。独征西,表示单独出征西方,可能是诗人对某位将领的赞美之词。
  7.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鞞”:不意,表示出乎意料。书生,古代文人的代称。耳,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听到”。临衰,表示临近晚年。厌鼓鞞,表示厌倦了战鼓和战锣的声音。这句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之情。

【译文】
荒凉的古塞显得异常寒冷,秋天的云朵低垂笼罩着大地。
大雁在雨中飞翔,老鹰在饥饿中寻找食物。
从北方来的使者是谁?只有汉将独自出征西部。
没想到我一个书生,在晚年却厌倦了战鼓和战锣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秦州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十一首。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凉的边塞景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