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
【注释】
- 寄赠:赠送。
- 王十将军承俊:即王承俊。王承俊字承俊,太原人。曾为左骁卫大将军。开元末年,任朔方节度使。
- 雄:壮烈、勇猛。
- 角弓:古代的一种弯弓,用角装饰。
- 青骢马:青色的骏马。青骢,指青色的骏马。
- 出入锦城:指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入。
- 时危未授钺:指国事危急,自己尚未得到任用。
- 授钺:古代一种授予有军功之人的重礼和荣誉。
- 势屈难为功:形势不利,难以建立功勋。
- 高义同:高尚的义气相同。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王承俊时的赠言。
前四句以壮语开篇。“将军胆气雄”,赞承俊有如古代英雄的气概,勇武过人。后两句写他佩带精良的弓箭,驰骋于京师长安。这既是对承俊勇武才能的形象描绘,又是对其能建奇功的祝愿。
五、六句,诗人转而感叹时局艰难,而自身又未能施展才华。“时危”与“势屈”相对,“授钺”与“难为功”相照,表现了作者对时事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谦。
后四句转入对朋友情谊的称许。“宾客满堂上”,是说承俊门庭热闹,友人众多。“何人高义同?”既表明了承俊的高义与友情,也暗示了自己与之相比,更觉惭愧。
这首诗虽只是寥寥二十字,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且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承俊的深情厚谊及对其才略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因时局艰难而自我解嘲的苦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