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亦流落,高义动乾坤。
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门。
东行应暂别,北望苦销魂。
凛凛悲秋意,非君谁与论。

【注释】

  1. 裴五:即裴冕,字长康,唐代诗人。
  2. 东川: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3. 燕塞:指边塞之地,这里指代北方的边陲地区。
  4. 蜀门:指四川省成都平原一带,这里指四川。
  5. 凛凛:形容寒风凛冽、草木凋零的景象,此处形容秋风萧瑟。
  6. 非君谁与论:没有您,谁又能谈论这悲秋之意。

【译文】
你也是因战乱而流落他乡的故人啊,你的高尚气节感动天地,让乾坤为之震动。
什么时候才能与你一起到达北边的燕子要塞?我们相望于老在四川的蜀门。
你要去往远方,我只能暂别此地,向北眺望时心中充满了忧愁。
那寒冷刺骨的秋风让人感到凄凉,没有您我怎能谈论这种感受呢?

【赏析】
《送裴五赴东川》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秋天景色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故人亦流落,高义动乾坤”直接点出送别的对象——裴五,同时描绘了他作为一位高义之士的高尚品质,足以令天地都为之震动。这里的“乾坤”不仅是自然界的广大空间,也象征着社会的广阔背景。

第二句“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门”中的“通燕塞”可能指的是裴五要前往的某个重要地点,如边疆要塞;而“老蜀门”则可能是指四川的成都平原,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重逢,共商国计民情的愿望。

第三句“东行应暂别,北望苦销魂”中的“东行”可能是指裴五要去往的地方或即将开始的旅程;“北望”则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深切哀愁。这里的“销魂”形容心情极度痛苦,难以自拔。

最后两句“凛凛悲秋意,非君谁与论”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深化和升华。通过“凛凛悲秋意”,诗人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凄凉和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而“非君谁与论”则是对友情深厚和未来希望的美好展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离别之情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