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柳非时发,江花冷色频。

地偏应有瘴,腊近已含春。

失学从愚子,无家住老身。

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

”`

江柳非时发,江花冷色频。 地偏应有瘴,腊近已含春。

失学从愚子,无家住老身。 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

【注释与解读】:

  • 江柳:指生长在长江边的柳树。非时发:不按照季节开放(通常春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
  • 江花:江中的花朵。冷色频:色彩显得冰冷且频繁出现。
  • 失学:失去教育的机会或机会的丧失。从愚子:跟随愚蠢无知的儿子。
  • 无家:没有固定的住所。老身:年老体弱。
  • 西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或者地方。:意图或想法。
  • 肯别:是否愿意离别。定留人:一定留下来的人。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通过对比江边景色和人的情感状态,杜甫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此诗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境遇,也折射出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征,如流离失所、生活艰辛等。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成为了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一个经典之作,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译文与解析】:

江岸之柳,非其时而生,江中之花,冷色调更显凄清。地偏偏远常遇瘴疠,腊月将近却有春天气息。未能继续学业而跟从愚昧之子,无法拥有家园而居于衰老之身。不知西阁之意,难道真的舍得让我离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远离故乡的孤独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首句“江柳非时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感受到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接着,“江花冷色频”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萧条,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人的忧郁情绪。

第二句“地偏应有瘴”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自然环境恶劣,常有疾病和灾难,增加了生活的艰难。“腊近已含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温暖气候的渴望,尽管身处寒冷之地,但心中仍怀揣着对春天的美好记忆和向往。

第三、四句揭示了诗人因无法继续求学和居住于家乡而导致的困境,反映出诗人的无奈和辛酸。而“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不舍,他不明白为何要离去,即使知道离别是必然的。

全诗情感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