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注】

西阁:指西阁寺。大昌:即严子陵,东汉初年著名隐士。同宿:同宿在寺中。

索故:索取。

匣琴:古琴。虚夜:长夜。手板:手杖。朝朝:天天。

金吼:钟声。霜钟:佛寺中敲的报时的铜钟,又名木鱼。彻:通。花催:蜡烛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香气。腊炬:用蜡做成的火炬。销:熔化。

早凫(fú):早上的野鸭子。

双影:两只野鸭的影子。飘飖(yáo):飘荡的样子。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阁寺与友人严子陵共宿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感。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西阁寺与严子陵共宿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感。

首二句写诗人与友共宿西阁寺,但友未到,诗人疑其有意索要。“问子能来宿”,表明诗人期待已久、盼望甚殷。“今疑索故要”一句,则透露出他内心对友人的疑虑和不满。

三四句写诗人与友同宿,却因夜晚漫长而感到无聊。“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这两句描绘了两人共宿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手持手板,不断敲打,以及朋友弹琴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感。

五六句写寺庙中的钟声和蜡烛燃烧所产生的光芒。“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这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寺庙内的气氛与景象。“金吼”形容钟声悠扬动听,如同金鸣一般响亮;“霜钟”则指的是寺院里敲击的报时的铜钟,其声音清脆悠扬,犹如秋霜般的寒冷;“花催”则是形容蜡烛燃烧时散发的香味如花朵般诱人;“腊炬”则是指用蜡制成的火炬,它象征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最后两句写清晨时分,两位友人一同走出寺庙,欣赏晨曦美景。“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清晨时分,两位友人一同走出寺庙,观赏着江边的美景。他们的身影在江面上倒映出来,仿佛在水中漂浮,显得自由而优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