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尘沙连越巂,风雨暗荆蛮。
雁矫衔芦内,猿啼失木间。
弊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
【注释】
江阔:长江广阔。浮:漂浮。高栋:高大的房屋或楼阁,这里指楼阁。云长出断山:云雾缭绕,仿佛是连着断山。断山:指连绵不断的山峰。尘沙:指大漠风沙,也泛指荒漠之地。越巂(yù qú):古代郡名,在今四川省西部。荆蛮:指荆楚一带的少数民族。雁矫(jiǎo)衔芦内:大雁飞翔时嘴里叼着芦苇飞回巢中,比喻归乡。猿啼失木间:猿猴在树林中啼叫,声音传至林外,形容猿声四起。弊裘(bì qiú):破败的皮衣,代指游子。苏季子:战国时期楚国人,因受楚王迫害而流落他国,后回到楚国,为楚王重用。历国:遍于各国。未知还:不知何时才能回去。
【赏析】
《远游》是一首抒情诗,写诗人离开故乡,漫游四方的情怀与遭遇,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全诗以抒情为主,兼有写景。开篇写景,渲染气氛;接着写自己行踪的漂泊不定,以及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最后写思乡之情,表达归国之志。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语言优美。
首句“江阔浮高栋”,从空间上展开。江水宽阔无边,高高矗立着楼房。这两句诗既点明了自己的行踪,又为下文写景作铺垫。第二句“云长出断山”,从时间上扩展。只见云雾缭绕,仿佛连着断山。这是一幅壮阔的景象,为下文写景进一步烘托气氛作了准备。第三、四句“尘沙连越巂”,由近到远,写所见之景。越巂,指四川一带。《史记·西南夷传》说:“自岭以北有渝关,蜀守曰李冰,斯方乃多瘴气。”这里的“尘沙”即指瘴气。第四句紧承上句,写越巂地区气候恶劣,风雨如晦。这一联写景很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茫茫烟波之中,感受到一种苍凉的气氛。第五、六句“风雨暗荆蛮”。荆,指荆楚。“荆蛮”泛指荆楚一带的少数民族和南方地区。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暴风雨中的荆楚地区图景,为下文写景作铺垫。第七句“雁矫衔芦内”,写归鸟反哺。大雁飞翔时嘴里叼着芦苇飞回巢中,比喻归乡。第八句“猿啼失木间”,写山中猿猴啼声四起,使人心神不安。这两句通过写猿猴之声,烘托出一片凄凉之感。第九、十句“弊裘苏季子”是说自己已历游四方许多地方,但仍未找到归宿之地。“季子”即苏武,汉代大臣,曾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后来汉派李陵去匈奴劝降时才得脱身回汉。苏季子,即指他。这两句既是对前文“远游”的概括,又是对自己处境的总结。结尾两句“历国未知还”,意思是说遍游列国,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到处游历,但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把眼前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思结合起来,描绘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天地背景,表现诗人热爱自然、关心祖国的强烈感情。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理想、自然景观同政治抱负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