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注释】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并照即并辉。巫山十二峰,其中最高者为神女峰。传说古时有仙女居此,因爱恋高唐县令而逃入巫山,其峰常被云遮掩。后来县令也化为石人。此处以月光映衬巫山十二峰,使之分外明净。新窥楚水清:楚水即大溪,即巫峡,在四川省奉节东南,瞿塘峡口东侧。清澈见底。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羁栖,寄居他乡。二十四回,指日月的更替,暗指一年之中有二十四个夜晚。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升沉体,指人的生老病死。进,前进或上升;退,后退或下降。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银河,即天河,又名天河,又称银汉。玉绳,指牵牛星和织女星,它们在天上相随而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叙平生经历,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概及人生哲理。
首联“月三首”是全篇的总领。《文选》卷四十七《长笛赋》中有“月有三首”,刘良注:“一曰太阴,二曰少阴,三曰太阴。”诗中用此典表达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人生如同月亮一样,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既有欢乐的时候,又有忧伤的时候。
颔联“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是写人生无常之理。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既然人生有升有降,就像月亮从黑夜到白昼、又从白昼回到黑夜一样,那么人生也必然会有喜有悲、有得有失,这就是自然的规律,是无法违背的。同时,诗人又借月亮的升降来比喻人生的变化,认为人生就像月亮的升起和落下一样,充满了起伏变化,这也是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因此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
颈联“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是写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人生就像天上的银汉和玉绳一样,虽然有时也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波动,但最终还是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诗人表示自己要像月亮一样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和变迁,既不逃避也不留恋,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尾联“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与首联“月三首”遥相呼应,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同时,诗人又通过描写月亮的升起和落下、银汉和玉绳的横卧等景象,进一步衬托了自己的豁达心态和超然境界。